活动介绍
1、点击底部导航栏"报名"参与活动报名,报名时请提交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作为后期领奖凭证,参与活动;
2、照片需符合"XXX活动"主题,可自己进行创新,每张照片需附上"参赛宣言"上传活动页面,审核后即可参与活动。
报名时间:202X年1月1日20:00~1月10日00:00
投票时间:202X年1月3日00:00~1月10日00:00
活动介绍
1、点击底部导航栏"报名"参与活动报名,报名时请提交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作为后期领奖凭证,参与活动;
2、照片需符合"XXX活动"主题,可自己进行创新,每张照片需附上"参赛宣言"上传活动页面,审核后即可参与活动。
报名时间:202X年1月1日20:00~1月10日00:00
投票时间:202X年1月3日00:00~1月10日00:00
1号 濠梁投军
大家现在看到的第一个场景是濠梁投军,是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投奔红巾军的情景。左边身穿僧袍,单手合十的和尚就是年已25岁的朱元璋。当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在濠州起义后,朱元璋就在自己同乡汤和的引荐下,投奔到了红巾军的首领郭子兴的帐下。 我们看右边这位身披红袍,手持书信的就是红巾军首领郭子兴。郭子兴见朱元璋相貌奇特,为人机智,而且投奔起义后作战勇敢,足智多谋,十分赏识他,就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为妻。(马氏敢于冲破缠足的世俗,自幼不缠足,因而脚大,民间称她为大脚皇后。无论她穿多长的裙子,每当裙角微微摆动,就会露出她那双大脚。“露出马脚”一词就源于马氏)。当郭子兴死后,由朱元璋做了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。经过几年的征战,朱元璋已有30万军队,为了加速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,朱元璋又与劲敌陈友谅展开的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战役。
2号 剪灭群雄
这里展现的是元朝末年农民战争史〔也是中国历史〕上最大的一场水战,这场大战历时36天。大家看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朱元璋的战船。船上手持宝剑的就是时年36岁的朱元璋,但此时他的战船却搁浅在沙中不能移动,而插着绿旗的那条敌船却紧逼了上来。敌船上有一位头戴三根羽翎的将军,他就是敌将张定边,他已经连连斩将得手、越战越勇,已经要跳到朱元璋船上生擒活捉朱元璋了。在这危险关头,多亏朱元璋的得力大将常遇春及时赶到,一箭射中了张定边,才解救了朱元璋。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,朱元璋及时调整战略战术,利用火攻烧毁了陈友谅的连环战船,大败敌军。朱元璋终于取得了这场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决战胜利,翦灭了与他争夺天下的强劲对手,为他统一天下、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3号 定鼎金陵
朱元璋于1368年元月23日,在南京的奉天殿正式登基建国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。 现在大家看到高高在上,身穿黑色龙袍的,便是4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。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登基的礼仪,文武大臣分列于大殿两侧,左边是李善长为首的文臣,右边是以徐达为首的武将。文臣之首,还有一位头戴珠冠的少年,他就是年方14岁的太子朱标。但是因为朱标自幼体弱多病,36岁就死了,所以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帝。台阶上还有一位宣读诏书的,他便是太史令刘基,也就是刘伯温,这个人上懂天文,下晓地理,被当时的人们比喻为明代的诸葛亮。
4号 重典治国
重典治国,就是以严酷的刑罚治理国家。 趴在地上这个被打的鲜血淋漓的是凉国公蓝玉。蓝玉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,屡立战功,朱元璋曾将他比作汉代的卫青和唐代的李靖。但蓝玉却居功自傲,私纳元妃,把谁都不放在眼里,使朱元璋感到他已功高震主,危害到王朝的统治,特别是对将来继承他皇位的皇太孙,构成了巨大威胁,因此,以谋反之罪将他活活打死在大殿之上。门外被推出去斩首的是蓝玉受刑不过,胡乱招出的同党吏部尚书詹徽,可怜的詹徽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人头落地了。屏风的后面,还有两位听审的大臣,已经被吓的面如土色,瘫软在椅子上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时年65岁的朱元璋亲审蓝玉案的情景。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目的,就是为了铲除皇族外部隐患,使他的大明王朝世代相传,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,他死后,皇位之争却并没有发生在大臣之间,而是祸起萧墙,发生在他的皇族内部。请看下一场《削藩激变》。
5号 削藩激变
朱元璋为了巩固他的皇权,将大明江山都控制在他朱氏家族的手中,除太子外,其它24个儿子都先后被封为王,安排在全国各要害之地。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,各藩王势力的日益膨胀,却直接威胁到皇位的继承者。 太子朱标早死,1398年朱元璋也辞世了,死后葬在南京的明孝陵,是明朝第一位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,由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,改年号建文。 但是实力强大的各藩王对皇位都虎视眈眈,都想伺机从仁弱的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。建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帝位,与自己的心腹大臣黄子澄和齐泰在一天夜里密谋削藩之策,也就是削除亲王的藩号,解除他们的兵权,主要对象是实力最强大的燕王。不料隔墙有耳,他们的密谋被这位送茶水的小太监听到了,这位小太监恰巧又是燕王用重金收买的奸细,所以削藩的消息很快就传给燕王,当建文帝准备削除燕王的藩号时,燕王便先下手为强,以“清君侧”的名义发起了长达四年的“靖难之役”。请看下一场《靖难夺权》。
6号 靖难夺权
经过4年的战争,燕王朱棣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势力,1402年6月,燕王得知南京空虚,很快兵临南京城下。 守城的大将李景隆、谷王朱橞见建文帝大势已去,便献出了将军印与城图,拱手投降了燕王。但我们看:骑在白马上的燕王却并没有看着这两个人,而是紧张的注视着皇宫升起的滚滚浓烟。他们进城后才知道,后宫突然起火,皇后被烧死,建文帝神秘失踪。关于建文皇帝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,也是明朝第二位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。 朱棣于1402年8月在南京奉天殿即帝位,年号为永乐,是为明成祖。在他统治期间,将社会推向了一个空前发展与繁荣的新阶段。 我们可以看到场景中的这两匹马制作得非常逼真,每一匹都是用三、四匹真马的马皮包制而成。为了让大家的视觉更清晰一些,我们场景中的人物蜡像、马匹都是按照1:1.1的比例制作的,所以看起来要比现实中的大一些。您可以看一下我们的蜡像制作工艺,他们脸上的毛孔、皱纹都是清晰可见的。明皇文化艺术馆共有374尊蜡像,每一尊蜡像都是以真人为模特制作的,所以形态各异。欣赏之后,请看下一场《永乐盛世》。
7号 永乐盛世
这场展示的就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归来,在南京晋见明成祖的情景。站在黄罗伞下的就是明成祖朱棣。手持红色使节杖的是三保太监郑和。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伟大航海家。他从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,历时28年。郑和身后的两个外国人,是锡兰国的国王亚烈苦奈尔和他的使节。长桌上摆放的贡品,还有后面的长颈鹿、大象,都是亚非各国进奉给明朝的。 我国的明代是一个世界强国。明成祖朱棣胸怀大略,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。他在位22年,概括说来,有五件大事可彪炳史册。 一、他卓有成效地开发、经营和捍卫边疆,将边疆纳入中国版图。 二、派郑和七下西洋。 三、浚通京杭大运河。 四、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。 五、迁都和营建北京。 请看下一场迁都北京。
提交中,请稍后....
一键投票(/2)
分享